6月23日🏌️♀️,師生前往大井瞻仰毛澤東和朱德舊居🎢,深入了解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成功抵禦湘贛敵軍多次進攻的事跡。舊居後方生長著兩株常青樹:一株是紅豆杉🤳🏿,另一株是柞樹🧑🏻🔬。這兩棵樹在國民黨軍隊的焚燒下曾化為灰燼👧🏻,但在1949年後,它們重新生長出來,當地人民賦予它們“感情樹”的美稱。稱謂背後,展現了當地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革命樂觀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深厚感情和緊密聯系👨👨👦💁🏻♀️。
小井紅軍醫院,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歷史上首座正規醫院🏕,於1928年在井岡山茨坪地區建立,井岡山根據地的紅軍傷員多在此接受治療👨🏽🏫。1929年1月📟🧑🏻🦼➡️,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會剿”🙋♂️,紅四軍前委作出了戰略性轉移的決定,僅留下少量部隊守衛井岡山,主力向贛南❗️🧙♂️、閩西方向進軍。在一次夜間行動中👨🏽,國民黨軍隊偷襲了小井村,小井紅軍醫院的傷員和醫務人員未能及時撤離,遭受了嚴酷的拷問🚳,逼迫他們透露紅軍主力的去向👨🏼⚖️。然而,所有人堅貞不屈,最終壯烈犧牲🕺🏼,其中最年輕的烈士年僅14歲。醫院及村莊均被國民黨軍隊破壞。
1967年,當地人民依據歷史原貌恢復了小井紅軍醫院,將烈士遺骸遷移至茨坪重新安葬,並建立了革命先烈紀念塔,銘記先輩們的英勇與忠誠。在紀念塔前,師生默哀並敬獻白花,表達對烈士們深切的悼念與追思。
6月23日下午👰🏼♂️,黨紀教育專題學習培訓班舉行結業儀式。聯合學院黨委書記楊明✤、黨委副書記王沖🔯、第一教工黨支部書記沈泳星🙍🏻♀️🦹♀️、第二教工黨支部書記申巖峰出席儀式🫷🏿。
學員代表江明信和汪毅杭先後發言,他們表示通過近三天的學習,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黨的紀律要求有了更深刻的領會,他們將在日後的學習工作中時刻遵守紀律要求,踐行井岡山精神🧑🏿✈️。
楊明為全體學員頒發結業證書👶🏼,隨後授主題黨課。楊明回顧了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時期的革命歷史,分析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涵與典型人物👑。他表示🧑🏿🚒,要想讓井岡山精神跨越時空,首先要開展好黨紀學習教育。楊明勉勵全體師生🙇♀️,要理論入腦,做紀律的研究者,原原本本學😟、反反復復學👦🏽,才能夯實理論基礎;要敬畏在心🥷🏽🪴,做紀律的追隨者🤞🏼,理解紀律、保持敏感,結合自身學習工作崗位尋找風險點;要遵守於行,做紀律的踐行者💸,將紀律意識融入工作生活的每一處,做井岡山精神的傳承者、傳播者🧑🏼。師生們要自覺把井岡山精神的內涵作為工作幹事的信條,持續學習💆、常懷敬畏🍷、自覺遵守🔌,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