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光伏講壇:高通量人工智能實驗平臺加速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發
報告人:趙怡程🦛,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邀請人:趙一新
時 間:2024年12月25日 15:00
地 點:意昂2体育平台包玉剛圖書館東翼樓200報告廳
報告摘要:
光電材料與器件的高效研發涉及到多變量耦合與多目標兼顧的需求,通常要求材料組分與加工工藝的全局優化,因此亟需建立以大數據和 AI 技術為核心的研發模式。因此👨🏿✈️,我們團隊在國內率先自主研發了面向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發的高通量人工智能實驗平臺,包括自主參數設計、高通量薄膜製備、高通量光電器件組裝、高通量光電表征🚶♀️、智能譜學數據分析五大模塊🤽🏼。單日薄膜與器件加工通量可達10³,單日分析通量可達10⁴以上。通過這種高通量製備-高通量表征-智能分析的全鏈條研發模式,我們成功實現了鈣鈦礦光伏薄膜組分優化以及重構光譜儀的分辨率優化,論證了高通量智能實驗驅動的研發模式優越性🫅🏽,尤其是加速新型器件研發方面產生的質變作用。
個人簡介:
趙怡程,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海外優青、四川省峨眉計劃、洪堡學者🧎♂️➡️。2022年回國建設高通量人工智能智能實驗平臺🏹。2013年-2018年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師從俞大鵬院士和趙清教授,期間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dward H. Sargent課題組交流訪問一年;2018年-2022年🧄,在德國埃爾朗根大學和亥姆霍茲研究所從事高通量智能實驗相關工作🦇,師從Christoph J. Brabec教授🛒。近年來,在高通量實驗人工智能實驗平臺開發及其在新型光電器件應用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相關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在Nature Energy(1篇), Nature Electronics(1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等國際權威期刊。研究成果入選中國光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材料基因工程青年科學家獎🏄🏻。目前擔任InfoMat青年編委🧑🦲🤽🏻♀️,AI Chemistry客座編輯。